在仰光,工藝不是博物館裡遙不可及的展品,而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市場裡的籃子、寺廟裡的木雕、家家戶戶牆上掛著的手織布,這些細節組成了緬甸的日常。手作,對這片土地來說,是文化記憶,也是經濟來源。

朋友帶我走進了 Hla Day,隨意在店裡漫步後發現這不只是一家普通的商店,而是一間社會企業。它與弱勢社群、在地工匠連結在一起,把傳統手藝轉化為當代設計:布偶、提袋、木盤、漆器,每一件都帶著緬甸土地的質感。

色彩鮮明的布偶和提袋,吸引了我的目光。原來這些布料來自撣邦、克欽邦、欽邦等地的織布社群,每個地方的花紋都有自己的語言。想到有人在山區小村落裡,一針一線慢慢織出這些圖案,如今卻能被帶進城市、甚至走向國際,心裡覺得特別有意思。

還有那些木盤和砧板,摸起來沉穩又光滑。工匠用的木材大多是緬甸盛產的柚木,緬甸柚木非常有名,被譽為「萬木之王」,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珍貴硬木之一,因其質地優良、堅硬耐久、抗腐防蟲,廣泛用於製造高級家具、建築裝潢和船隻等,是高品質和稀有性的象徵。
能在這裡看到它被做成日常小物,好像也提醒我,手工藝的價值不只是「漂亮」,而是能夠留在生活裡。

最後讓我停下腳步的是一些黑色漆器盤。上面繪有細緻的貓頭鷹與花草。緬甸的漆器工藝舉世聞名,尤其以蒲甘(Bagan)地區為代表,其工藝的特色包括以竹篾編織為胎體、使用天然礦物顏料和生漆,並結合雕刻鑲嵌等細膩技法,創造出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國寶級工藝品;但在這裡,它被設計得簡單俐落,可以輕鬆帶回家。


緬甸的觀光業在近十年快速起落,而手工藝品始終是其中的重要角色;許多遊客在仰光、曼德勒或蒲甘買到的伴手禮,往往來自這些工坊;手工藝品對外國旅客來說,它們或許是帶回家的紀念品;對當地人而言,卻是維持生計與文化延續的重要支柱。
當觀光減少時,像 Hla Day 這樣的平台,就成了工匠們穩定銷售的重要窗口。它不只是商品的展示場,而是串連城市與村落、旅客與工匠的橋樑。


走出店門,街頭依舊熙來攘往。摩托車呼嘯而過,小販在叫賣水果,遠處還傳來寺廟的鐘聲。這就是仰光:一邊在快速變動,一邊又緊緊抓著自己的文化根基。而 Hla Day,正好把這種矛盾轉化成一種驕傲。
💬 旅行時,你習慣買什麼樣的紀念品?會不會也傾向帶回「有故事」的物件?都可以留言告訴我。
也歡迎追蹤我的 Facebook,除了文章,那裡偶爾也會更新我的隨手心情。
店家資訊
• 名稱|Hla Day
• 地址|81 Pansodan Street (Middle Block), Kyauktada Township, Yangon, Myanmar
• IG|Hla Day Yangon
• 類型|社會企業、手工藝品、伴手禮
• 營業時間|每日 9:30–18:30
• 價位|依品項不同,約 USD 5–50